發布時間:2023-08-08
瀏覽次數:8
調味是菜肴成熟的技術關鍵之一。只有在實踐中不斷地學習和摸索,才能更好地掌握其規律與方法,并與火候巧妙地結合,烹制出色、香、形俱好的佳肴。
食品調味的“定調”
如果把調味比作一部交響協奏曲,那么在正式演奏之前,演奏師須得先定音調。調味“定調”的根據大致有以下幾點。
一、因料調味
新鮮的雞、魚、蝦和蔬菜等,其本身具有特殊鮮味,調味不應過量,以免掩蓋天然的鮮美滋味。腥膻氣味較重的原料,如不鮮的魚、蝦、牛羊肉及內臟類,調味時應酌量多加些去腥解膩的調味品,諸如料酒、醋、糖、蔥、姜、蒜等,以便減惡味增鮮味。
本身無特定味道的原料,如海參、魚翅等,除必須加入鮮湯外,還應當按照菜肴的具體要求施以相應的調味品。
二、因菜調味
每種菜都有自己特定的口味,這種口味是通過不同的烹調方法然后確定的。因此,投放調味品的種類和數量皆不可亂來。特別是對于多味菜看,必須分清味的主次,才能恰到好處地使用主、輔調料。有的菜以酸甜為主,有的以鮮香為主,還有的菜上口甜收口咸,或上口咸收口甜等,這種一菜數味、變化多端的奧妙,皆在于調味技巧。
人們的口味往往隨季節變化而有所差異,這也與機體代謝狀況有關。例如在冬季,由于氣候寒冷,因而喜用濃厚肥美的菜肴;炎熱的夏季則嗜好清淡爽口的食物。
四、因人調味
烹調時,在保持地方菜肴風味特點的前提下,還要注意就餐者的不同口味,做到因入制菜。所謂“食無定味,適口者珍”,就是因人制菜的恰當概括。
原料好而調料不佳或調料投放不當,都將影響菜肴風味。優異的調料還有一個含義,就是烹制什么地方的菜肴,應當用該地的有名調料,這樣才能使菜肴風味足俱。
食品調味的“三部曲”
定好調門之后,烹調過程中的調味,一般可分為三步完成,這就是我們稱謂的“三部曲”:
第一步,加熱前調味,這可類比為前奏或序曲;
第二步,加熱中調味,這應是高潮;
第三步,加熱后調味,此為尾聲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