渠道的變革和分化,給行業帶來了消費結構的變化,但是調味品的需求總量相對穩定并略有增長,市場依舊前景可期。
市場活躍,發展強勁。調味品行業近年來新品牌、新品類、新企業及新的商業模式不斷涌現,企業類型豐富,既有占據全國市場的品牌企業,也有在地方占據一席之地的二線品牌企業,還有在某一特定渠道具有優勢且定位準確、服務于特定客戶的企業。大中小企業共存共榮,各自發力,深耕屬于各自的領域。不如此,各企業也紛紛開拓新的領域,以應對更加激烈的市場競爭。這一點,從2022年上半年12家調味品企業規劃投資規模超過100億元,新增產能超過200萬噸就可以看出。
競爭激烈,同質化強,內卷嚴重。供強需弱的不平衡狀態,帶來了行業內部的競爭,產品相對同質化,內卷嚴重,存在一些跟風和效仿的現象。越來越多的企業開始選擇全品類、全渠道的市場策略。哪個品類的市場表現好,哪個品類就會瞬間涌入很多的參與者。哪個品牌的消費者認知根深蒂固,就會有其他品牌來效仿跟隨。企業之間在共榮中展開博弈。
新零售和全渠道的市場意識已經建立,但是傳統經銷模式依然是主力。從互聯網+開始,調味品行業對傳統產業與互聯網結合的意識開始培育。經過這幾年的行業和市場探索,調味品企業對于新零售和全渠道的市場意識已經建立,并已經開始在市場渠道體系的建設中加以實施,也誕生了一批具有互聯網基因的品牌企業。行業的觸網率及線上渠道的滲透率在逐步提高。但是傳統經銷渠道的整體市場貢獻率依然在90%左右。這既有調味品行業線上運營專業人才缺乏的原因,也有調味品產品本身屬性的原因。
大型企業的行業地位保持穩定不變,新進品牌或資本正在發力的品牌依然處于市場考驗期。盡管在資本推動下,行業競爭者來勢洶涌,但是企業的地位目前仍然保持穩定不變。無論是在現有的市場占有率還是在未來的市場競爭力方面,都具有遙遙的競爭優勢。新進品牌和資本正在發力的品牌企業,在品牌定位和品類定位上,都突破了傳統思維的局限,給人耳目一新的感覺。在新消費渠道和新消費群體中的優勢更加明顯,并已經開始嶄露頭角,引人關注。但是由于這些品牌的產品與傳統線下渠道的融合還沒有完全到位,體量上升的空間相對受限,仍然處于市場的考驗期。
差異化競爭與價格競爭并存。調味品企業都希望在市場定位、品類創新及技術進步等方面建立自己的差異化優勢,開辟屬于自己的藍海。但是這些差異化是否有效,都需要經過市場的檢驗。與此同時,價格競爭卻是相對普遍的存在。尤其是近幾年互聯網創新帶來的新零售變革,也從客觀上增加了價格透明度,加劇了調味品行業的競爭,進一步壓低了調味品行業的利潤。但與以往不同的是,此價格競爭不是原先的低價傾銷,在很大程度上,其背后彰顯的是企業的綜合實力、平臺效應和規模化效益。頭部企業的暈輪效應越發明顯,把同行間的差距越拉越大。
處于時代交替和人員交接的時期,從業人員對行業的理解和認知參差不齊。調味品行業走過了近30年的時間,取得了快速的發展,也成就了一批創業者和從業人員。盡管這些人員可能存在一些傳統思維,但相對來說,他們知行業、懂專業、曉邊界。現在,調味品行業正處于時代交替和新老人員交接的時期,從業人員對行業的理解和認知參差不齊。反映在個別企業的市場運營和消費市場引導上的混亂,也給行業管理和行業知識的普及帶來了新的難題。
市場廣闊,各有天地。中國消費者眾多,區域分布廣闊。豐富的飲食習慣、多層次的消費水平及消費偏好、龐大的銷售體系和千絲萬縷的人員關系等,都為各類企業進入調味品行業提供了可能。只要定位準確、品質過關的產品,都有存在的理由和空間。
各方面承壓,短期投機和浮躁現象影響企業發展。行業競爭的加劇,使得調味品企業在各方面承受壓力,加上成王敗寇的價值觀,導致個別企業急于求成,形成了追求短期效果的浮躁心態和浮夸環境,影響了企業和行業的創新與發展。
把握時代機遇 做好長期經營
調味品企業的經營是一個長期的事業,并不容易短期見效,需要對行業有深刻的理解和豐厚的積淀,并建立基本認知。蘭州調味品店,
蘭州復合調味品,蘭州調味品
首先,企業并不是越大越好。新的變量永遠存在,質的提高大于量的擴張。做大或許相對容易,但是做到大而不倒就很難。企業究竟能做多大,從根本上取決于所處的時代。其次,創新并不是越奇越好,為了差異化的差異化是很難見效的。在近幾年的調味品市場中,新的概念和名詞層出不窮,有的的確具有一定的創新性,差異化明顯,但也有一些給人以語不驚人死不休的錯覺。同時,企業應建立壁壘并保持開放。對內,不斷挖掘潛力,構建護城河,并提升企業的價值和使命;對外,始終保開放和共贏的心態,以建立適合自身企業發展的生態圈和共生平臺。
商品價值的實現來源于消費者,因此,消費者十分重要。調味品行業作為民生產業,面向所有消費大眾,市場營銷和消費引導更加復雜多元,群體性思維難免出現。調味品企業既要正確引導消費,又要兼顧和包容消費者的群體認知。